感觉我都可以开个博物馆了,未来收藏的目标还有AMD K6、K6-3(2有)、K7(争取找到thunderbird架构的1GHz版)、Duron、Athlon XP、Athlon 64、Athlon 64 ×2、Phenom ×3、×4、Sempron、A8-3870K、FX8100、FX6100、FX4100、FX8370、FX9590、A10-9700K、Turion Ultra ZM87(88找不到)、Athlon FX62、Athlon II ×4 641、Athlon TL、Turion 64 ×2 RM、Phenom II ×4 N970(X940找不到)、N800系列、P900系列、P300系列也可以搞一个,A8 4500M或5550M,A9、A10、A12、FX系列APU看情况;等收藏Ryzen的时候估计也得等Ryzen作古很久便宜了再收藏吧,包括ThreadRipper,昂,还有皓龙。
显卡方面,现在有Radeon 256、Radeon 7500、Radeon 9000和9550,接下来的目标是EGA或VGA Wonder系列2D图形卡,Mach系列(8、32、64)2D图形卡,3D Rage、3D Rage II+DVD、3D Rage Pro之一、Rage 128 Pro、Rage Fury Maxx、Radeon 8500、Radeon X800(R430)、X850XL CF主卡(R480)、Radeon X1800 XT(R520)、Radeon X1900 XTX(R580)、X1950XTX(R580+)、Radeon HD2900XT(R600)、Radeon HD 3870(或×2,RV670)、Radeon HD 4850(RV770,必备)、4870 ×2、Radeon HD5990、Radeon HD6990、HD7850或7990、R9 295×2、R9 390X、Fury、Radeon Pro、Duo、Rx480、Rx590、Vega64、Radeon VII。嗯……感觉从6990往后就没有太多经典产品了,可能是时间离的近了,再过十年,审视如今的硬件,肯定又会有很多经典出现了。
AMD之外的东西,我还想收藏Voodoo和i740。
扯远了。
上图便是Radeon 256了,为什么说是“决定命运的显卡”呢,因为这是世界上第二款GPU,也是ATi第一款GPU,发布于2000年4月24日,并且超越了nVIDIA推出的世界第一款GPU——GeForce 256,一举奠定ATI在新世纪显卡市场上的强者地位,制作工艺为当时先进的0.18μm,在硬件T&L帮助下每秒生成3000万个三角形,而GeForce 256是1500万个。接口为AGP 4×。不过仅仅48小时后,nVIDIA就发布了GeForce 2 GTS,虽然Radeon 256略逊于GeForce 2 GTS,不过两者仍然是同一性能级的产品。由此,显卡市场变为Radeon与GeForce两者之间的较量,同时也证明,发展GPU才是正确的选择。
现在看上去无论是规格还是卡本身都挺寒酸的吧。
Radeon 256并非Rage 128一样采用前代架构,而是全新设计的架构,代号为R100。
甚至支持S端子输出。
至于Radeon 256与后来Radeon 7000系列的关系,Radeon VE改名为Radeon 7000,入门级别;Radeon 7200是Radeon 256简化PCB成本的降频版,Radeon 7500是256的增强版。
以下是基本参数(来自Everest检测,官方参数没找到):
显卡型号 | ATi Radeon 256 SDR |
BIOS日期 | 2000.08.11 11:24 |
GPU代码 | R100 |
工艺 | 0.18μm |
晶体管数量 | 3000万 |
接口类型 | AGP 4× |
显存 | 32MB |
核心频率 | 164MHz |
显存频率 | 360MHz |
像素流水线 | 2 |
材质单元 | 3 |
顶点着色引擎 | 1 |
像素着色引擎 | 2 |
DirectX支持 | 7.0 |
像素填充率 | 328M像素/秒 |
纹理填充率 | 984M纹理/秒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