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周年纪念!acer aspire 6530G拆机除尘更换硅脂
acer aspire 6530G是我自己的第一台笔记本,购买于2009年8月,为上大学准备的。其实一开始看的也不是这么大的(16寸),而且刚开始也并没有把AMD考虑进去(虽然我是A饭),因为当时AMD处在平台更新换代当间。
首先介绍一下6530G,发布于2009年1月,购买型号是721G25Mn。当年的acer型号有窍门,所以如果知道配置,就能写出型号,或者从型号看出配置。以当年的眼光来看,这笔记本妥妥的游戏本。
先看配置:
型号 | acer aspire 6530G |
上市时间 | 2009年1月 |
类型 | 游戏影音本 |
芯片组 | AMD M780G+SB700 |
CPU | AMD Turion64 ×2 RM-72(炫龙) |
主频 | 2.1GHz |
L2缓存 | 1MB |
前端总线 | 1800MHz |
内存 | 1GB DDR2 800 |
硬盘容量 | 250GB 5400转 |
光驱 | DVD刻录 |
屏幕 | 16寸 1366×768 |
显卡类型 | 中高端独立显卡 |
显卡型号 | ATi Mobility Radeon HD3650 |
显存位宽 | 128bit |
显存类型/大小 | DDR2/512MB |
网卡 | 802.11b/g/n无限、1000Mbps有线 |
USB接口 | USB 2.0×2、eSATA可兼容USB |
视频接口 | VGA、HDMI |
其他 | eSATA、RJ11、RJ45、耳麦、RF天线、Easyport IV |
电池 | 6芯锂电池 |
续航时间 | 2.2小时 |
重量 | 3.4kg |
特色功能 | 高清摄像头、指纹识别、防盗锁孔、BIOS加密 |
读卡器 | 五合一读卡器 |
继续说故事,最开始在《微型计算机》上看了几个,5000以内价位只能买到诸如4745G这种搭配中低端独显的型号,看来看去发现还是AMD平台性价比更高,当时AMD笔记本老平台为PUMA平台,2008年发布,搭配炫龙双核处理器和3000系列显卡组成的3A平台,炫龙处理器为65nm。当时,老平台性能普遍好,但是发热量更大;新平台因为才出,布局不是很完整,只有几个最低端的型号发布,性能羸弱,在没时间等待的情况下,选择了老平台,不过因为赛格电脑城找了好几家,只有一家有这一个型号,就买了,其实我还想买配置更高一点的。
4900购买之,预装的Vista随着我升级硬盘而不见。我将内存升级到4GB,硬盘升级到320GB,卖家给装了雨林木风的XP。
从表格中也能看出,这个笔记本重量达3.4kg,待会儿看图就能发现这电脑尺寸也是大的吓人。
之后这个电脑伴随我整个大学,曾经一度是整个宿舍的性能之王(就这玩鬼泣4还卡卡的),直到后来有个同学买了Y460,不过他的发热比我还夸张2333,宿舍还有一个G460遭遇了网卡门,一个惠普遭遇了显卡门。
扯远了。
如今已经2019年了,再有5个月,这个笔记本就买了10年了。其实中间早都想卖了,但是感觉也就卖个几百块划不来,还不如留着应急,所以就流下来了。大二下学期的时候拿去电脑城清理了一次,当时庆幸幸亏是找别人清理的,要不然得麻烦死……所以之后我就再没考虑拆过,最后这个电脑基本成了开机不到10分钟就过热关机,我都是把它垫高10cm偶尔用。后来发热、卡的我爸都不想用。
然后正巧赶上最近我在收藏老CPU,在闲鱼上无意中发现这个CPU的升级版,于是搜了一下和RM72相同插槽的CPU的旗舰型号,且TDP同为35W的ZM87(本来是ZM88,结果ZM88没卖的,买了ZM87,还没到),所以下决心先清理一下,跑跑分什么的,然后看看ZM87的性能能提升多少,这才有了今天的文章,正巧又是10周年。
当时我也只是刚接触硬件一年多的小白,而且基本都是台式机,对笔记本的印象还基本没有,所以也没想着CPU和显卡能更换。
就是下图的电脑。
这个键盘手感相当好。还有独立的欧元、美元按键。
厚度比两枚1角硬币的直径还厚一些。
背面,还有入网许可。光D面的螺丝就27个。
这是光驱。
两个可拆的背板拆下,可以看到第二硬盘位、被盖住的硬盘、内存插槽、无线网卡、显卡、CPU(被散热盖住)和大半个风扇。如果是拆显卡的话现在就可以,拆掉PCB背板的4个螺丝就行,但是要弄CPU还得继续拆。
取下硬盘,320GB,居然还是三星的(原谅我这么多年就没自己拆过,居然不知道)。
取下键盘,露出8个螺丝,拆!
这里还有俩。
取下整个C面,另一侧主板就漏出来了,取之前注意拔下排线。上图有几个标记箭头的螺丝,拧下来后就可以取下主板了。
主板已经解脱。
取下显卡,挂掉已经基本干了的硅脂,露出GPU核心。
型号是ATi Mobility Radeon HD3650,这里看不出来。
然后拆下风扇,风扇总共8个螺丝,拆完就能取出风扇,擦吧。
CPU,硅脂实在是扣不掉了。
如右上角那个黑方块和正中间的AMD也是需要涂硅脂的。
硅脂登场,之前给台式机更换散热器时候买的,结果散热器自己带了一小袋,这个就没用,如今终于要用了。
主板上的三个涂好硅脂,以及下图的显卡。
之后就开始装吧。细数一下,背盖27个螺丝,SATA2有两个,电池仓还有3个,光驱1个,键盘8个,金属盖那2个,风扇8个,GPU有4个,CPU上4个,总共螺丝就有59个。
安装好后果不其然,多出来了几个螺丝拧不回去,倒不是没地方,而是需要拧的地方都对不上,估计中间那里弄混了。不管了。
开机,这算是早期的光污染吧。
先看看CPU的参数。
AMD-V?卧槽,这是虚拟化啊,这CPU当时就这么高端了?
这个测试……一个双核双线程的CPU多线程倍率竟然是3.45……1+1>3啊……
国际象棋跑了2322K步。
GPU-Z看显卡信息。
娱乐大师看看参数。
可怜的跑分。
6530G纪念10周年的第一篇文章就到这里,因为是10年前的电脑,所以总结也没啥意思。期待我第二篇文章吧(就是更换6530G的CPU和新U跑分)。
不过说真的,真是不想拆了……烦死了……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